供应链金融的起源是由供应链管理链管理派生出的。它的出现,强化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也减少了供应链上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由此强调的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重塑了供应链的流程,其基本特征就是体现在实物供应链为基础,以真实的物流贸易为背景
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前提下,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商业融资模式,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险可控的产业组织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经济的产融协作,构筑起金融与企业供应链的互助、互利、协调发展。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政府推动和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举措。
供应链金融有其特定的规律。它是供应链金融的设计者和资金供给方,通过对产销物流企业的全面把控,在各个环节上促进企业加快资金流动的顺畅,使链条上的企业加强其紧密性和稳固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零售企业,在无资金和能力增加各种硬件手段的时候,通过一定的途径,也能享受数据、信息、客户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销售和享受供应链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加之实行供应链金融以后,金融企业和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也会加强联系,合作更加紧密。从而增加信任,形成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新型企业关系。
此除了以上的叙述外,供应链金融形成是有一些必要条件的。
1、一个供应链上必须有一个中心。尽管不一定是大型企业,但是要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企业在环节点上,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有一定财力,能够在外端的协助下建立和具有一些数据采集,信息流动,货物控制等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
2、供应链指实体能够自我形成闭环,防止敞口风险,而闭环上无论多少企业都成,但是整个环节点要清楚、透明、可控。
3、供应链上的企业现金流要相对快捷,账期越短、资金周转越快,产生的效益越大,而供应链的长短也决定了风险控制的难易程度和收益的大小。
4、互联网的发展对参与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的技术手段,也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大型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重视程度不同。特别是还注重使用一些传流的融资模式,注重大型国有企业。而大多数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要么是民营,要么是困于资金的短缺和资金的成本极贵。这样使得我们政信金融这样的企业能够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提取一定的利益,快速便捷的进入此领域。
当然供应链金融与其他金融手段一样也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
1、核心企业,环节点上的企业和链条上的其他企业有不对称性。链条上的核心企业有一定的、相对的定价权。我们所面对的尽管是基于全链条的情况进行资金供给,但是也会由于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利益处理不好,使得链条上的企业自然或非自然的退出,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固,以至于影响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和收益。
2、链条上的核心企业,面对众多的上下游企业,无论是供应商或者经销商。物流企业都会因为各种问题产生弹性支付的问题,以及处理支付而产生的信用、账单、存货以及呆账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此,除了强化合同管理,资金账户监控之外,还要强调几点,以降低各种风险。
1、场景化,借助技术手段,对实体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仓储以至于运输工具进行实时把控。设置资金回款共管账户,对资金使用要和货款对应,防止货不对资,也防止资金被挪用,产生体外循环。
2、对供应链上的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要处理好,各种保险,如买方信用保险、仓储保险、物流保险等财产保险措施。使得由于买方倒闭,货物灭失,天灾人祸等损失,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总之供应链金融前途广大,可归于一种普惠式的金融形式,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也是我们目前嵌入的最好时机。